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盘点2021年度“失意的人”:声望、公司、财富、自由,还有什么可以失去

2021-12-27| 发布者: 久久信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原标题:界面新闻盘点2021年度“失意的人”:声望、公司、财富、自由,还有什么可以失去)图片来源:视觉......
投资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

(原标题:界面新闻盘点2021年度“失意的人”:声望、公司、财富、自由,还有什么可以失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赵晓娟陈靖黄昱程璐马悦然胡冰薛冰冰陈琼烨蒋雨楠戈振伟黄华

在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突发之后,许多人以为2021年会来得容易一些。这一年我们过得怎么样,是否保持前进的方向,困难是暂时的吗,多年后我们是否会感慨当初的奋身一跃,当初的屠龙少年少否已成恶龙。有些问题我们并不能在当下找到答案,也未必需要。

今年已经是界面新闻连续第三次评选年度风光与失意财经人物,当我们看到一些名字重复出现时,更多的人已随时代而去,赢家终有时,失意未必不风流。

好未来创始人在学而思告别会上引述弘一法师:“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我们在变故中成熟,公司在逆境中成长,社会在激荡中达到平衡,国家在变革中实现治理。

当我们目睹了曾经鲜活的组织,曾经新潮的技术,曾经开放的模式,变得自我、算计、膨胀、排他,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10年之间,我们愿意相信,因为有人能体面告别,因为有人能拥抱失败,因为有人故意不走捷径,因为有人看见远山,因为有人能放下自己,因为有人隐忍有人敬畏,未来10年大概率会变得好一些……

2018年1月21日,三亚,60名企业家在三亚召开“午餐会”。张近东出席沟通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张近东:到头来失去

“创业像球赛一样变幻莫测,不到最后一刻,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创业不全是欢声笑语、鲜花掌声,还可能是荆棘遍地、九死一生,期间充满了困难和不确定性。”张近东可能也没有料到,自己说过的话会在2021年一语成谶。

1990年,27岁的张近东创立苏宁,从南京一家200平米的街边空调专营店起家,一跃成为中国家电连锁业巨头,张近东也成为了中国连锁零售商业的焦点人物。三十年间,张近东先后带领苏宁赢下了南京八大商场、“美苏争霸”、“两东之战”等关键战役,特别是2008年完成对国美的超越后,张近东和苏宁一路走向高光。

但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全面崛起,线下重资产门店成为了苏宁“沉重的包袱”,多元化投资扩张也让苏宁一步步走进流动性危机,据统计,2015到2019年,苏宁对外投资总额合计超过700亿元。

在商界,张近东素有重义气、格局大的白衣骑士形象,甚至在恒大扩张急需资金的时候,伸出过200亿的援手,最终恒大借壳上市失败,而这笔资金也成为压倒苏宁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苏宁市值已由巅峰期的1600亿缩水至不足400亿元,在一系列自救措施未见成效后,作为创始人的张近东不得不选择退让,在辞任的员工信中,张近东表示:“当前的调整与改变是为了苏宁更好。”

30多年里,张近东与苏宁一同身经百战,如今英雄迟暮,在失去苏宁控制权后,苏宁的张近东时代彻底走向落幕。

2014年9月21日,辽宁省沈阳市,俞敏洪来沈阳为新东方学校壮大换址剪彩,并现场励志演讲。(图片来源:东方ic)

#俞敏洪:悲情中转身

2019年时,俞敏洪出版了一本个人传记,传记的名字叫做《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那时候的他断然没有想到,两年后,他的新东方、乃至整个教培行业,都真正临近了崩溃的边缘。

2021年是新东方成立的第28年,也是俞敏洪正式离开北大的整整第30年,而他也即将在明年的9月正式年满60岁,在临近花甲之年这位“教培之父”、“中国合伙人”却面临着比三年前争议言论所引发的更大危机。

年中,“双减”政策正式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相关培训服务被全面禁止,包括新东方在内,以K9培训为主要营收来源的众多教培企业随即迎来生存危机。而作为行业领头羊的新东方更是市值一度暴跌2000亿。随后新东方发布公告称,计划在2021年底前,全国所有新东方学习中心不再提供K9学科类培训服务,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小学和初中学科业务的线下招生,各个城市接下来也将逐步关闭教学点。

新东方与俞敏洪,就此与自己二十年的“利润奶牛”说了再见。

11月4日,俞敏洪在朋友圈转发《当一辆红色卡车,驶向远方》时写道: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献给了乡村小学,已经捐献近8万套。但对于俞敏洪而言,他急需在短时间内带领庞大的新东方找到新的方向,裁员4万人只是开始,无论是回归大学生业务还是做农产品带货直播,留给俞敏洪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18年12月25日,中国商飞公司与海航集团联合在海口举行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0演示飞行活动。图为海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陈峰:佛法没学精

从创业领袖到身陷囹圄,那个“手持佛珠的商界斗士”——海航集团前董事长陈峰,最终食下因缘苦果。

陈峰三十余年职业生涯都和航空密不可分,在民航总局、国家空管局工作多年后,他辗转来到海南。作为海航集团创始人之一,与王健合称“海航双巨头”,共同领航集团发展之路。

21世纪前十年,凭借融资和并购将众多航空公司和机场收入囊中,使海航成为仅次于三大航的第四大航空集团。进入第二个十年,海航将商业版图扩张至物流、酒店、商业、银行、保险诸多领域,全球激进收购,巅峰时期,集团报表内总资产达到1.23万亿元。直到2017年,融资环境恶化,海航陷入流动性漩涡。2018年王健在法国意外身亡,陈峰再次出任董事长一职,试图力挽海航危机。

在公开讲话中,陈峰不止一次反思:偏离主业扩展速度太快,心太急想打造一个世界级航空大集团,“当年海航买买买不可一世,现在又卖卖卖出尽洋相。”

“自救”无望后,2020年2月,海南省政府出面,成立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协助推进风险处置工作,此后三个月陈峰曾会见工作组、参与复工复产、出席签约仪式,而5月份以后几乎销声匿迹。

此后,传出陈峰被限制高消费、遭两万名员工举报,因涉嫌违法犯罪消息,直至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就在陈峰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当晚,工作组组长顾刚发布一封内部信:“总是把因果和自己的冒险经历挂在嘴边,佛经仿佛成了行动指南,直到野心和欲望把集团送入深渊,这时候很多事情就真的已经注定”。今年海航成立28周年,已告别陈峰主导的野蛮生长时代,陈峰的余生也与“海航”二字再无关联。

2009年5月8日,中国忠旺上市,图为忠旺董事长刘忠田。

#刘忠田:负债没存款

作为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铝型材制造商忠旺集团的创始人,刘忠田一度以中国首富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有“亚洲铝王”之称。但今年来,他旗下公司深陷亏损、面临巨额负债,自身还官司缠身。

1993年,不到30岁的刘忠田创立了忠旺集团,专门生产建筑业门窗框用的铝型材。2003年,刘忠田决定将公司向工业铝型材转型。2009年5月8日,中国忠旺(01333.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曾是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最大IPO项目。

但如今中国忠旺陷入财务危机,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截至2020年末,该公司负债高达910亿元,资产负债率71.14%,账面现金仅3.63亿元,短期信贷及长期到期部分高达251.53亿元。10月,中国忠旺曾公告其下属公司重大亏损,已出现严重经营困难,经多方努力,已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当前问题。

自8月30日起,中国忠旺一直停牌,12月1日被被恒生指数剔除。其股价停留在1.68港元/股,总市值为91.55亿港元,较2019年7月的高点,已蒸发了近八成。自2015年起,中国忠旺多次希望通过借壳中房股份回归A股,但由于市场环境等原因均告吹。除公司面临危机外,今年10月,刘忠田被美国检察署指控涉嫌倾销,并涉嫌逃税18亿美元,以及电信诈骗、洗钱罪等多项罪名,共被指控24项。若罪名成立,刘忠田将面临着465年的刑期。“双汇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万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万隆父子:无人是赢家

万洪建,这位被称为“双汇太子”的管理者在2021年6月被免去一切职务。原因是万洪建与他的父亲、双汇集团母公司万洲国际总裁万隆意见不合,然后将头撞向办公柜。这一纸附带浓烈画面感的任免公告将父子矛盾公之于众,也让这对父子在就双汇和万洲国际发展策略上凸显的问题浮出水面。

自1980年代至今,万隆一直是双汇的掌控者。纵观双汇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万隆早年在生猪收储、鏖战竞争对手“春都”和确定发展冷鲜肉业务等一系列决策中,都显现了初代中国企业家的果敢与冲劲。他的铁腕管理风格,也让双汇从一个亏损的工厂成长为近千亿业务规模的肉制品巨头。而万洪建也一度被外界视为万隆的接班人,代替其父掌舵这家公司。但在2021年,万洪建从父权体系中跌落。万隆与万洪建之间的矛盾可能在8年前就有迹可循,集中体现在2013年双汇国际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双汇集团的新产品发展方向的中式化;万洲国际十四五规划部分主要指标不切合实际和万洲国际经营重心不应该重美轻中等方面。父子俩对于经营策略的不统一最终导致了他们在2021年的决裂,并以戏剧化的方式将“内战”上升为舆论焦点。这场斗争没有最后的赢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久久信息网 X3.2  © 2015-2020 久久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