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有这样一个对话。 丁元英对母亲说:“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就别提母爱有多伟大。” 母亲气哭:“如果养儿不能防老,我养你有什么用?” 他们的对话,也引起大哥愤怒,大哥指责丁元英读书读傻了,小妹也劝他离开,认为他的思想与环境格格不入。 他们不能理解丁元英的真实意思,其实他并非不孝顺,而是认为孝顺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刻意去强调,如果给父母养老需要条件,那也太悲哀了。 细细品味,丁元英的话很有道理,母慈子孝本身就是双向的奔赴,如果母子间关系处不好,大多不是一方的问题。 73岁的刘玉芬住院了,她自己打的120,医生说心脏有问题,幸好送来及时,要不然很可能有危险,她的状态需要身边有人,因为她心脏比正常要大一些,很容易出现突发情况。 可在医院的几天,刘玉芬都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吃饭也没人来照顾,她说自己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个个都不孝顺。 刘玉芬吃过很多苦,她的第一任丈夫因病离世,3个孩子还未成年,她依靠打工养大儿女,又帮儿子盖了二层小楼,并且帮儿子娶了媳妇。 媳妇是一名幼师,长得也漂亮,婚后有了一双儿女,原本这是一个幸福的5口之家,可儿子婚后就跟自己分开做饭,对她不管不问,在刘玉芬看来,这都是儿媳在从中作梗。 为了找到原因,工作人员带刘玉芬回家,并且见到了儿媳姜舒,姜舒看起来斯斯文文,带着女儿在家里进进出出,她绝口不提婆媳矛盾,只表示自己是晚辈,不适合说这些事情。 看得出来,儿媳是注重言行的人,那么这样一位懂分寸的儿媳,真的是矛盾的制造者吗? 随后儿子回来了,他说出了真实的原因。 第一,母亲太作,平时村里谁家有事情,她很爱凑热闹,一玩就到凌晨三四点,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回来就住进医院,一个月住院5次,让儿女很疲惫。 第二,母亲曾有过一段黄昏恋,跟对方走了5年,回来后就不了了之,儿女都不知道原因,母亲就自己放弃了。 站在儿子的角度,他并非不想赡养母亲,而是母亲脾气暴躁,她经常在家发脾气,拿东西把屋里的家具砸烂,就连门也砸烂了一个洞,他很害怕,觉得母亲不好接近,就分开吃住了。 可母亲生病,他也会去看望,并且交了医疗费,只是母亲不领情,到处说儿女不孝顺,让他很无奈。 对于自己的黄昏恋,刘玉芬提起来很悲伤。 她说跟蒋大爷认识是小女儿介绍,刚开始感情很好,她去对方家住了5年,也依靠蒋大爷的积蓄生活,后来儿媳生孩子,她提出回来照顾,蒋大爷也跟她一起回来了。 可蒋大爷的儿女不愿意,认为她骗了自己父亲的钱,就要求父亲回家,她这才不得已跟对方分开,蒋大爷回家后就病倒了,她害怕对方儿女责骂,也不敢去看望,两人再没有见过一面。 无疑,蒋大爷对她是有帮助的,甚至在盖房子上也出过力,刘玉芬心里很感激对方,但感情的事情没办法强留,错过就错过了,她只想晚年守着儿子过日子。 但儿子却认为,母亲既然跟了对方,就应该有始有终,不要中途分开,最好一直在蒋大爷身边才好。 从这一点来看,儿子有些自私。 诚然,刘玉芬有问题,她不是完美的母亲。 第一,她脾气暴躁,性格倔强。 有这样一个细节可以体现,她去小女儿家跟女儿理论,女儿看到她来就故意躲起来,还把问题都推到母亲身上,刘玉芬哭了,她却连餐巾纸都不肯用女儿家的。 这种倔强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刘玉芬太苦了,中年守寡,一个人拉扯大3个孩子,并且还帮儿子成家,一分钱外债没有留下,即便老了还去当保姆,每个月换取几百元的生活费。 她用倔强当铠甲,保护着儿女成长,但儿女却不理解,觉得母亲有些不近人情,可换个角度,如果刘玉芬是个软弱的女人,他们能过上现在安稳的生活吗? 第二,她渴望爱,又要面子。 回忆第二段感情时,她潸然落泪,觉得没有好好对待蒋大爷。 为了帮扶儿女,她肯定索取过,也正因为如此,她心存愧疚。 可在儿女看来,她应该继续索取,可以让自己减轻负担,刘玉芬是要面子的人,她不肯去看对方儿女的脸色,这有什么错? 付出和回报是相互的,刘玉芬懂得这个道理,她没有给对方儿女付出什么,自然不好意思让对方养老。 真正该给刘玉芬养老的人,是她的儿女。 孝顺是发自内心的本分,而不是要求,一旦成为要求,就容易产生抱怨。 归根结底,儿子对母亲的爱很少,远远达不到母亲的期待,她才会感到失望,并且用发脾气的方式,试图唤醒儿子的在乎。 在刘玉芬心脏病发作,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给儿子打电话,而是自己打120,多心酸呀,如果儿子能给她一份安全感,她自然知道要依靠儿子。 可儿子是怎么做的呢?他去医院看了一下就走了,没有安慰母亲,也不肯给母亲送饭,更不愿接母亲出院,他一直抓着母亲的过去不放,体现的却是自己人性的凉薄。 有位作家曾说:“不孝顺父母,是世间最大的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你的行为也被孩子看在眼里,对老人多一点耐心和温暖,才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养儿防老不能成为一个条件,而要成为一个爱的回馈,你主动对父母多关心一些,给予父母足够的生活费,让父母没有对生活的担忧,她自然会爱惜身体,安享儿孙绕膝的快乐。 父母不需要多好的物质条件,只渴望儿女能理解自己,与其指责母亲的错误,不如用爱给她安全感,让母亲老有所乐,才是家庭的和谐。 点个赞再走吧,愿每个老人都能被善待。 国众金融网 http://hr114.cn/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