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聚苯板 民国时期,国军其实是个由多种军队所组成的“联合军队”,其中由黄埔军校毕业生带兵所组成的军队被视为中央军,而投靠国军的那些地方军队,比如桂军、川军、湘军等,都被称之为“杂牌军”。 很多杂牌军给人的印象通常是军队作战素质低,武器装备较为落后,其实他们的真正实力不容小觑。在抗日战争当中,川军以及西北军的军备虽处于劣势,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则显得勇猛无敌。 当时有个叫庞炳勋所率领的地方军队被收编后,经过多次整编,军队规模发生较大改变,总兵力达到了13000人。庞炳勋这个人曾率领部队参与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战役,通过这些战争还缴获了很多的武器装备。 而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庞炳勋所带领的部队就被整编为国军第40军,下辖39师。虽然这支杂牌军和中央军相比,所受到的照顾很少,但该军的武器装备配置实力不低,轻重机枪的数量就有660挺。 除了轻重机枪以外,该支杂牌军在其它方面的武器数量也非常多。按照道理来说,杂牌军应该是不受重视的,哪里来的这么多装备? 这就与庞炳勋本人有很大的关联。庞炳勋的部队得以逐渐扩大,那都是他走南闯北的努力经营的结果。对于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军队,庞炳勋则格外重视,当然要为自己的军队谋取更多的福利。 其他的正规军享受着武器供应充足的福利,而庞炳勋为了让自己的部队也拥有更好的武器装备,只能自己出面交涉。 当中国爆发全面抗战后,庞炳勋便带领部队加入了抵抗日军的行动里面。他率领的军队作战勇猛,也在和日军对战期间获得了很多武器装备。当庞炳勋在河北沧州作战的时候,得知自己的部队要裁撤一个团,他自然不乐意。 于是,庞炳勋跑去和李宗仁诉说自己的委屈。最终在庞炳勋的软磨硬泡下,李宗仁决定不对庞炳勋的部队做出任何整编。不仅如此,庞炳勋还获得了额外的物资补给,660挺轻重机枪装备在庞炳勋部下。 得到军备补充的庞炳勋实力大增,在抗日战争中的战斗力更强。不过,随着庞炳勋在战场上消耗武器装备的速度越来越快,整个部队的战斗力也在不断缩减。特别是临沂之战后,庞炳勋损失惨重,所剩兵力还不足一个旅。 由于武器装备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庞炳勋所率领的部队更加一日不如一日。后来,庞炳勋战败后直接投靠日军成为了伪军指挥官。 日本战败投降后,庞炳勋致电蒋介石,表示想要戴罪立功,得到蒋介石回复后,又继续在蒋介石跟前做事。 解放战争期间,庞炳勋将自己的第40军交付出去和国军合编在一起,而庞炳勋则不再担任军长的职务。此后,六十多岁的庞炳勋先后迁居多地养老,最后带着自己的家人去到台湾定居,于1963年离世。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