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张灵甫命丧孟良崮战役后,陈毅大发雷霆:如此我们便是欺骗毛主席

2022-02-10| 发布者: 久久信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张灵甫命丧孟良崮战役后,陈毅大发雷霆:如此我们便是欺骗毛主席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支付宝充值信用卡

张灵甫命丧孟良崮战役后,陈毅大发雷霆:如此我们便是欺骗毛主席

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我国解放战争时期,为最终胜利浴血奋战战死沙场的将士不计其数,对他们来说,为国家牺牲是重于泰山般的死,但对于节节溃败的敌军来说,死亡只能是一种解脱。

张灵甫的原名叫张仲麟,1903年出生于陕西,他是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曾领兵作战参与多次战役,是蒋介石最得力的干将,但张灵甫是个跛子,他在高安战役中伤了腿落下残疾,人送绰号“跛脚将军。”

虽说张灵甫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一员,但他也曾积极参与抗日战争,是十大抗日名将的第九名。只不过蒋介石很少说起张灵甫抗日的事情,更不承认他有多少战功。

张灵甫(中)

如果说战争没有让张灵甫声名鹊起,那么真正让张灵甫出了名的,便是他的杀妻案。

1933年,张灵甫认识了吴海兰,两人很快就在众人的撮合下拜堂成亲了,但两年后,张灵甫却枪杀了自己的妻子吴海兰。

这事到现在为止,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是张灵甫发现妻子婚后不忠,听人说妻子和年轻的小伙子去看电影,就趁妻子不备,对着妻子就是一枪。

二是吴海兰窃取张灵甫的机密文件,却不说明理由,张灵甫不能让妻子泄露国民政府的秘密,选择杀了她。

但不管事实如何,张灵甫杀妻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很快吴海兰的哥哥就写了控告信,当时妇女协会的于凤至恰好来到西安,这封信由她递交给了宋美龄,随后蒋介石便知道了此事,信上说自己的手下不知是何原因杀妻,蒋介石大怒,命人抓捕张灵甫,判处死刑。

张灵甫本以为自己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但却突患疟疾,这下就算不被处死也要被病痛折磨死,他在狱中的心情就如坐过山车一般,没想到老天爷偏偏就喜欢捉弄他,他的疟疾竟然被治好了,也许是他命不该绝吧。

在狱中,张灵甫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感受到了那种想活着却无能为力的状态。“无论如何自己不能死。”是张灵甫那时最坚定的想法,后来在监狱医生的劝告下张灵甫向法院递交了申诉书,得以出狱。

张灵甫出狱后才把自己的名字从张仲麟改为“灵甫”,大概也是希望换一个新的名字,有一个新的开始吧。

“团长古城杀妻案”没让张灵甫命丧刑场,但1947年,老天却让他命丧孟良崮战役。

外界对他的死亡原因众说纷纭,就连陈毅将军彻查后也严肃批评道:“如此,我们便是欺骗毛主席。”

当年在孟良崮战役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张灵甫到底因何而死?陈毅又为何大发雷霆?

一直以来,对于张灵甫的死亡原因流传着三种说法:

其一是他在战争中认为无法反败为胜,自杀身亡。

其二是他在战乱中被我军将士开枪击毙。

其三是说他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抓捕成为俘虏。

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张灵甫死亡的真相呢?这一切还要从孟良崮战役说起……

孟良崮战役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发动的一场山地歼灭战,该战役由毛主席指挥,陈毅和粟裕两大将军领兵,与国名革命军74师进行进攻作战。

此次战役我军以解放山东地区为目标,集结将士27万人,全力对抗国民党24个、60个旅,共计45万人,从人数上来说,该战役“盛况空前”;从过程上来说,该战役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以至于老一辈人回想起那一次战役,还会记起“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的口号。

1947年3月,国民党为了缩短战线,对我国山东地区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一月时间就打通了津浦铁路占领了鲁南地区。虽然我军积极寻求对抗办法,但因国民革命军时常改变作战方式,行动迅速,我军不敢轻举妄动。

中央军委屡次传来消息:“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于是我军一直暗中观察,按兵不动。

同年5月11日,我军中来等来作战机会,通过长期观察我军做出慎重决定——采取稳扎稳打、以退为进的歼敌对策。

在陈毅将军的指挥下,我军撤退至莱芜以东地区等待时机,国民党部队果真上当,以为我军放弃进攻,遂放松戒备,以整编七十四师为先锋部队,妄图占领沂水至蒙阴地段。

当时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师由张灵甫带领,这支军队虽组建时间不久,但是人数众多,各个手持美军先进武器,面对如此强敌我军已经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既然七十四军想要身先士卒,那我军就将计就计。

中央军委下达命令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七十四师作为蒋介石的先锋精锐部队,又由他的心腹张灵甫领导,如果歼灭必然能使我军士气大振。

二是张灵甫此人虽给国民党屡立奇功,但本人却极为自大,总是刚愎自用,据说与其他部队关系不佳,一旦被俘也不会有其他师旅援助。

这对我军来说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接到作战命令以后,我军向蒙阴地区行军。行军过程中战士们需要踏过汶河上的一座桥,可是在上桥的一瞬间战士们都愣住了,因为举着木板站在河中的是32个女人,她们用自己的身体为我军将士架起了一座长长的“人桥”。

原来这是上级安排的搭桥任务,可是时间紧任务重,村子里又只有妇孺根本不会搭桥,所以带头的李桂芳想到了“人桥”的办法,见战士们不过桥,李桂芳大喊道:“同志们快走,你们可是要为我们老百姓打仗的,就踩着我们过去,我们撑得住。”

最后战士们流着泪踩着“人桥”过了河,李桂芳带领的妇女们就这样在河水里站了一个多小时,任务结束后妇女们都累到了,但她们没有一句怨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女子火线桥”,到现在汶河附近还伫立着这些女子的铜像。

这次过桥更加坚定了我军将士的决心:只要军民团结一致,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此时的国军行动更加迅速起来,七十四师已经在张灵甫的带领下攻占了杨家寨、佛山角等地,为了阻止七十四师与二十五师的联系,过河后我军派出第1和第8纵队攻占了天马山、尧山等战略要地,歼灭了二十五师,杀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张灵甫正在准备进攻坦埠地区,但七十四师的前沿根据地被我军攻击,他联系不上25师,根据地又被我军捣毁,这才预感到不妙,下令撤退,撤至孟良崮地区。我军见势乘胜追击,将七十四军层层包围住,任凭插翅也难飞。

遭遇多重夹击张灵甫乱了阵脚,他赶紧给蒋介石发去电报,将自己的情况告知并寻求支援。收到消息后蒋介石很是吃惊,一来他没有想到共产党会想到以退为进这招,二来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得力将士居然会打败仗。

不过老蒋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他跟张灵甫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让我想想对策。”

有了蒋介石的安慰,张灵甫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自己所在的七十四师拥有最先进的武器配备,就算被包围,想要突围也不是不可以,再者国民革命军第83师就在附近,晾共产党军队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这都是张灵甫的空想而已,我军绝不可能给敌人这种可乘之机,此时张灵甫一面接受蒋介石的救援补给,一面领军作战,作垂死挣扎。

5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作战速度要快,须在敌人援军到达前将其歼灭!我军当时虽人数上不敌对方,加上连日作战,休息不足,但每一位将士都和打了鸡血一样,势必要将敌人尽数消灭。

在陈毅将军的指挥下,我军朝七十四师躲避的山洞发起猛攻,很快我方主力军就占据了各个山头。战斗持续了20个小时,我方反复进攻,敌军仍顽强抵抗,最终在我方的反复部署下,将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师全部歼灭!

那时国民党援军虽在附近,但都被我方将士死死缠住,无论他们采用人海战术还是炮火攻击,我军都没有丝毫退让,这下可让国军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能救得了七十四师,其他部队也死伤惨重。

战役结束后,我军清点伤亡人数时,于山洞中发现了七十四师张灵甫的尸体。

国民革命军孟良崮战役大败,“常胜将军”张灵甫也未能逃出生天,这在当时国军中引起轩然大波。可是很快我军收到特务的报道:张灵甫将军于孟良崮战役中,宁自杀成仁也不愿被俘!

原来国民政府认为张灵甫是自杀,还在报纸上大肆宣扬此事,蒋介石更是为张灵甫开了追悼会,表彰他是英勇作战的好战士,给了他“国民第一烈士”的称号。

蒋介石的一系列操作让很多人认为张灵甫的确是自杀无疑,但事实真如国民党报道的那样吗?其实不然。

蒋介石是非常聪明的人物,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张灵甫到底因何而死,但他深知此时国民党大败,张灵甫死亡必然使国民革命军士气大减,此刻他必须要想一个能够稳定军心,又能让将士们继续替他作战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于是“美化张灵甫之死”就是最好的选择,他在为张灵甫开追悼会时,向手下士兵展示了他与张灵甫的书信,一封是张灵甫被围困时发给他的求救信,一封是孟良崮战役的最后,张灵甫写给他的“遗书”。

那封“遗书”上写着:如果兵败,我会带着士兵集体自杀。有了如此铁证还怕手下士兵不相信吗?果不其然,国民革命军对蒋介石的言论坚信不疑,渐渐坐实了张灵甫的“自杀说”。

但据我方士兵所言,张灵甫是在最后做困兽之斗时,被我军将士开枪打死的。

当时我方要冲进山东击毙七十四师余孽,只听洞里传来大喊:“你们不要再打了,扫射时张师长已经被你们打死了……”

果然进入山洞后,我方士兵发现了浑身被打得溃烂的张灵甫,那时他的血液都已凝固,头部中弹是他的致命伤,我军还派人给他准备了棺材,准备让他的家人认领回尸体,难道是我方士兵为了邀功说了谎吗?为何蒋介石会对书信深信不疑?

对于蒋介石来说,他一直认为张灵甫性格刚强,是不会甘心被俘的,如果在被俘和自杀之中选一个,张灵甫一定会选择自杀,何况张灵甫死前确实给蒋介石发送过电报,表明自己自杀成仁的决心,这两点放在一块让蒋介石对张灵甫的死没有丝毫怀疑。

但也有说张灵甫的遗书是别人伪造的,目的是为了取悦蒋介石,获得老蒋的青睐,妄图在张灵甫死后取代张灵甫的位置。

张灵甫本人善书法,要模仿他的笔迹自是不容易。可是张灵甫在军中有一个姓李的朋友,非常擅于模仿张灵甫的笔迹,就连老蒋那么精明的人都被蒙在了鼓里。

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陈毅将军看到报道时可被气得不轻,国军的报道明明就与我军陈述的情况不相符,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于是陈毅将军气的一拍桌子,大声道:“给我严查,如此,我们就是欺骗毛主席!”

为什么陈毅将军会如此生气,其实不单单是怕会欺骗毛主席,陈毅将军一生金戈铁马、战功赫赫,头脑更是无人能及,蒋介石能想到的地方,他必然也能想到。

所以他有理由怀疑蒋介石是以张灵甫的“自杀说”来稳定军心,保住自己的面子和形象。哪怕自己输了战役,也要让共产党赢得不痛快,老蒋这样的小计谋被陈毅将军一看就透,孟良崮战役本就是想要重挫国民革命军的锐气,我军怎么会允许咸鱼翻身,就算咸鱼翻身了还是一条咸鱼。

所以陈毅下令严查张灵甫之死,向全国人民揭露蒋介石阴险狡诈的真实嘴脸。

再者,陈毅也是为我方将士考虑,孟良崮战役大捷是我方士兵浴血奋战的成果,为了赢得胜利我方将士伤亡惨重,活下来的士兵也是从战场上捡了条命。

如果任由蒋介石捏造事实,那么对死去的将士无法交代,我方军心也会因此动摇。解放中国的战争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必须要稳固我方军心,鼓舞我方士气,才能为我国革命事业赢得最终胜利。

自古以来,两方交战,唯有一方可以笑到最后。因此,只有查明张灵甫真实死因,让敌人遭受重挫,我方才可士气大作,团结一致,成为胜利之军。

其次,我军一直受毛主席领导,秉承着实事求是务实的工作作风,如果不顾事实真相,随意承报一个死因上去了结此事,那都是对工作的不认真,对毛主席的不尊重,陈毅更不会允许自己的工作中出现任何失实行为。

如若此事被载入史册,那我军颜面何存,陈毅又如何领兵作战?倘若此事被别有用心之人多加利用,颠倒黑白,那事情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最后还有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不经查证,陈毅也不能断定我方士兵是否撒了谎,如果事情查都没查就认为我军的判断是正确的,国军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不公平的。若真是我方将士为了邀功而说谎,陈毅就难辞其咎了。

陈毅素来以治军严明被中央领导人信任,况且此事关系重大。在一支队伍中一次放任就等于次次放任,如此下去人人都成了撒谎精,为了军功不择手段,那我军纪律何在,所以陈毅下令必须将此事尽快查明,对违反军令者必须严惩。

为了查明真相,陈毅找来了目击张灵甫死亡时的士兵们,逐一询问证词,又派人重新检查了张灵甫的尸体,确实是后脑勺中枪,如果是自杀,开枪打自己后脑勺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这些足以证明我方士兵所言不虚,张灵甫确实是被我军击毙,而国民政府的报道都是凭空捏造,是子虚乌有的。

至于蒋介石大肆包装张灵甫的“死亡说”,不过是想安慰自己,实现自己的野心和利益罢了。在他眼中张灵甫的死事小,整个国民政府事大,张灵甫一直以来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

然而天总会亮,真相终究大白于天下,撒谎之人也食到了恶果,胜利必将属于正义的一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久久信息网 X3.2  © 2015-2020 久久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