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网站 https://www.td010.com 彭德怀公正无私 彭德怀是十大元帅之一,他为人公正无私,最见不得有人利用关系为自己谋取便利。彭德怀一家为革命牺牲了很多,有很多亲人付出了生命。建国后,彭德怀虽然身居高位,但没有为自己的家人谋取一点福利,对他们的要求反而更加严格。 1955年授衔仪式,对于每个军人来说都是重要时刻,军衔是一个军人的荣誉,代表着一个军人的功劳。彭总是国家高级干部,他对下级军官的评衔工作有一定的话语权,对待自己的亲人会格外严格。 彭启超是彭德怀的侄子,正常情况下可授上尉。有一次彭德怀前去彭启超所在的单位视察,看到单位的授衔名单后,指着彭启超的名字:他必须降一级才行。论私人关系,彭启超与彭德怀关系很好,后者将彭启超当孩子看待。 可彭德怀是国家领导人之一,他要以身作则,因此在给侄子彭启超授衔的时候,不仅没有给到照顾,而且还进行干预,还要降一级,起到了一个公正作用。在彭德怀的坚持下,彭启超由上尉降为中尉。 景希珍“闹”军衔 除了彭启超外,景希珍和彭德怀的关系也不一般。景希珍给彭德怀当了十多年的警卫员,尤其在特殊时期,他尽全力保护彭德怀,二人关系不仅是下属与领导的关系,更像是一位好友。 景希珍参加革命的时间比较晚,1946年年仅16岁的他参军,加入了西北野战军,并且成功入党。解放战争时期,景希珍的职务不是很高,当过班长,排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上级觉得景希珍为人可靠老实,将他派到了彭德怀身边当警卫员,没想到这个任命改变了景希珍的一生。 在朝鲜,景希珍负责彭德怀的安全,这是他的职责。彭德怀非常喜欢这个警卫员,景希珍办的事情他很放心,有这样一位能干可靠的警卫在身边,彭德怀自己都觉得踏实很多。 抗美援朝战争五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因病需要回国治疗,病好后原本要回朝鲜继续主持那里的战事,可中央觉得目前朝鲜基本上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决定让他接替周总理,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自彭德怀从朝鲜回国后,他的警卫景希珍也来到国内,因表现良好,彭德怀再次点名让他当警卫。彭德怀在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对全军授衔的事情也有一定的话语权。评定军衔前期,景希珍对自己的军衔不满,在公开场合下与上级闹了起来,事情传开后,彭德怀亲自过问,想要好好教育一下自己的警卫员。 事后,彭德怀批评了景希珍:革命战争时期多少同志牺牲了,他们没有军衔,死的时候脚上都没双鞋。你在大会上闹,影响多不好呀! 面对彭德怀的一顿“训”,景希珍并没有害怕,而是先等他说完,然后也没认错,直接顶了彭德怀的话:彭总,你把情况弄错,这不是我争军衔,而是部里主任把我的个人情况弄错了。 彭德怀一脸疑惑,景希珍继续说:我来这里工作时已经是排长了,还当了大半年的见习参谋,他们却说我之前是班长,把我的个人情况搞错了。听了景希珍的解释,彭德怀才稍有明白,原来组织上把景希珍的参军的经历搞错了,他才与上级领导在会上理论,双方争执不下,谁都说服不了谁。 向景希珍道歉,承认错误 彭德怀一向公正,什么问题一是一,二是二,不容含糊,有争议可以去调查,不能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很快,彭德怀为景希珍“主持了公道”,让人去查清楚景希珍此前的履历,到底是班长还是排长,有问题要改,谎报要批评通报。 经过组织的一番调查,发现景希珍所说属实,是他的上级搞错了,影响了评衔。不久,彭德怀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亲自跑到景希珍的面前,对他说:你是对的,我弄错了,他们也弄错了。 景希珍已经很感谢彭德怀了,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想弄清楚这件事恐怕还需要费些工夫。景希珍没想到彭德怀会为了自己这么一件小事道歉,连忙说道:弄清楚就好了,军衔的事情我不说了。 彭总是一个讲究公正的人,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持让景希珍按照规定授衔。彭德怀的态度,既肯定了景希珍的革命履历,又遵守了授衔的相关规定。平日工作中,彭德怀非常反感下属为了官职大小在那里争来争去的,只要被发现,被批评一顿是在所难免的。 特殊时期,景希珍坚决不离开彭德怀,不顾自己的处境,执意要照顾他。老首长受难期间,景希珍多次搭救,在暗中保护他。景希珍的举动,感动了彭德怀,一次在车厢里见到警卫们为自己拼命,流下了眼泪。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