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我国空间站运行轨道已向全世界公布

2022-04-20| 发布者: 久久信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介绍,我们对空间站平台设备和航天员健康等状态进行全时监测,同时......
餐饮全案设计 http://www.canting-cn.net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介绍,我们对空间站平台设备和航天员健康等状态进行全时监测,同时也对空间环境、空间目标碰撞等情况加强监视和预警,采取必要的规避措施。今年2月以来,已向全世界公布空间站运行轨道,供世界各航天实体进行碰撞预警计算。(总台央视记者李宁 都昕竹)

相关新闻

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2022年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北京日报)

4月1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载人航天工程基本情况: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两个阶段分别规划6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顺利收官。

2020年以来,通过实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核心舱、2艘载人飞船及2艘货运飞船等6次飞行任务,全面考核验证了空间站建造所需的重大关键技术,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正在组织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行全系统综合评估,满足要求后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2022年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建造完成后,将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中国空间站建好后将有外国航天员?(新民周刊)

普通人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进入中国空间站参观吗?

文 | 菲尼克斯

“出差”半年后,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回家了!同时,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也整装待发。北京时间今天(4月16日)上午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驻留6个月,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航天员先后两次出舱、两次太空授课,开展了一系列试验、实验和关键技术验证。至此,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计划有6次飞行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2022年全国两会时透露:这涉及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两个不同的空间站实验舱四种类型的飞行器,以及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三种类型的火箭。5月,神舟十四号就将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之后神舟十五号再送上3人与之会师,中国空间站将首次同时停靠两艘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并首次实现6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

神舟载人飞船采用小批产模式,结合纵向的历史发射数据积累和横向的同批产品对比,确保每艘飞船产品状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神舟十四号飞船已经在酒泉卫星中心蓄势待发,神舟十五号飞船作为应急船将择机启程,新批次神舟十六号飞船进行了部分技术改进,研制交付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周建平介绍:6名航天员驻留,是载人任务的一种交替顺序任务的安排,今后中国空间站将保持长期3人在轨驻留工作的状态,前一个乘组任务接近完成的时候,后面一个乘组就将飞向空间站,他们在轨道上面完成工作的交替。“这是对我们能力边界或者接近边界的考核,也是对我们的能力的验证。”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步伐正一步步稳健迈进,国际合作成为备受瞩目的一点。2019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外空委第62届会议期间,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了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

此前,中国与联合国共收到来自27个国家的42个项目建议书,涉及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天文、地球科学、基础物理、应用新技术9个领域。北京时间2022年3月30日,两名俄罗斯航天员乘坐“联盟”飞船如期返回地球。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中国的“神舟十三号”,俄罗斯航天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表示:中国的航天项目令人惊艳,可以用“又快又好”来形容。谈到中俄在航天方面的合作时,什卡普列罗夫说:“如果中国提议,俄方愿意加入。”实际上,已经有欧洲的航天员在中国训练,为将来进入中国空间站做准备。目前,神舟十四号、十五号的航天员名单已经确定,还未公布。其中会有外国航天员吗?人们正翘首以盼。

另外,《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培育发展太空旅游。那么,普通人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进入中国空间站参观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表示:这有可能在未来十年里实现,因为商业航天也是整个航天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只要有这种需求,我们的资源允许,这应该不是一个很长远的问题。”

部分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中国航天报

责任编辑:刘光博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久久信息网 X3.2  © 2015-2020 久久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