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没有行为能力的小孩,人们理应更多地给予照顾,这是出于道德的范畴,而且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如果变成强制的理所应当,那么,就变了味道了。 但是,社会鱼龙混杂,总有老人觉得这是应该的,相应的,也就产生了一个词,叫做“为老不尊”。到底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 很多年来,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疑惑。河南郑州的这起民事纠纷案件就把为老不尊体现得淋漓尽致。 1.老人要求小伙让座 在2014年的9月份,小伙搭乘郑州市某公交车,看到车上还剩几个空位,他就直接坐了。因为这趟公交车上人流密集,很快几个空位都被坐满了。 这时,车上上来了一个老人,径直走到了小伙子面前。老人在小伙面前站了一会儿,似乎是等着小伙主动给他让座。但是,站了一会儿,小伙似乎是身体不舒服的缘故,并没有要给老人让座的意思。 就在这时,老人大怒,开始指责小伙,说他没素质,没教养,不懂得尊老爱幼。接着老人越说越激动,甚至开始破口大骂。 接着,老人似乎觉得还是不解气,说要替小伙的爸妈教育他一下,教会他什么叫做尊老爱幼,竟然直接动手,往小伙脸上扇巴掌,一连打了小伙4个耳光。 从监控拍到的画面来看,从始至终,小伙都没有还手,只是默默地坐着,也没有躲开。反而是老人不顾旁人的劝解,非常生气地对小伙子动口又动手,那场面拉都拉不住。 2.公交司机出面劝架后,老人倒地 直到车上的动静大到被司机听到,一看场面控制不住,司机赶忙把车停在了路边。出面去劝阻两人,看到公交车不再行驶,并且已经惊动了司机。老人逐渐冷静了下来,小伙子也在司机的劝阻下走下了公交车。 老人还在公交车上,并没有下去,也没有坐下,只是喘着粗气地站着。没多久,就听见扑通一声,直接倒了下去。随即,车上的乘客和司机一起拨通了报警电话。很快,老人就被送往医院了。 虽然抢救得非常及时,但是因为老人有心脏病史的原因,仍然没有挽回生命。 3.家属要求小伙赔偿 因为老人和小伙子的争执,继而诱发心脏病,最终去世。家属觉得责任全在小伙,所以,情绪激动地将小伙告上了法庭,要求小伙赔偿50万。 最终,老人家属的诉讼被驳回。首先,在这起民事纠纷中,老人狂扇小伙4个耳光,但小伙并没有动手,反而是一言不发。 除此之外,就算是小伙对老人的行为不服气,二人产生了言语冲突,导致老人情绪激动,但小伙事先并不知道老人患有心脏病,所以不存在故意致人死亡的说法。再说,老人属于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在知道自己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可以做出让自己情绪起伏过大的举动,这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此案中,老人狂扇小伙子耳光,最终诱发心脏病,这是无法预料的结果。导致老人死亡的主要因果关系还是在于老人自身的行为。最终,法院判处小伙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按照法律规定,小伙子不需要承担责任,驳回了老人家属的请求。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最讲究的就是公正,不是谁年龄大谁就有理,或是谁弱势谁就有理。就像在这个案件中,不会因为老人的年龄大加上身体不好就偏向于他,也不会因为小伙子年轻而要求他负责。这是一件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因为,法律最讲求的就是公正。 支付宝充值新加坡2022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